新闻中心
News
联系我们
 

电 话:86-755-82910368

传 真:86-755-82910673

邮 箱:sail-group@sail-group.com.cn

邮 编:518001

当世界被两家公司统治:资本终产者的崛起

时间:24-12-20 来源:九零姑娘

当世界被两家公司统治:资本终产者的崛起

当世界被两家公司统治:资本终产者的崛起

20239月的一个午后,在纽约曼哈顿贝莱德Blackrock. Inc,又译黑岩)集团总部的顶层会议室,创始人拉里·芬克(Larry Fink)接待了一名《经济学人》的财经记者。记者手中的录音笔闪烁着微光,他问出了一个令全球金融界都屏息的问题:“贝莱德真的掌控了世界吗?”芬克微微一笑,指了指窗外那拥挤的天际线,回答道:“我们只是为投资者提供服务。”

然而,那些摩天大楼的玻璃墙似乎映射着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:这个答案远不止表面那么简单。

金字塔的顶端

实际上,贝莱德确实是世界统治者之一,另一个则是先锋集团(Vanguard.Inc)。

为了更形象地理解它们,我们可以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(GDP)来做对比:2021年,美国GDP22.7万亿美元,而先锋和贝莱德两家公司的管理资产总额已接近这一数字的一半。

现在,让我们从一些具体公司看起。

    

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,作为两大饮料巨头,多年来被视为商业竞争的典范。然而,当你查看它们的股东结构时,故事变得不那么简单:

百事可乐的大股东中,先锋和贝莱德的持股比例高达31%

而在可口可乐的股东列表中,这两家公司同样名列前茅,分别是第二和第三大股东。

也就是说,这两家饮料行业的“对手”实际上拥有共同的幕后大股东。这样的情况不仅限于饮料行业:

在科技行业,Facebook、苹果、微软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最大股东几乎都是先锋和贝莱德。仅以苹果为例,这两家公司合计持有约14%的股份。

在航空领域,波音和空客的背后,同样是先锋和贝莱德在操控。

在媒体行业,《纽约时报》的最大机构股东是先锋,紧随其后的是贝莱德。它们还共同掌控了迪士尼、康卡斯特和新闻集团等传媒巨头(这两家公司在统治世界)

这些例子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真相:无论是食品、科技、航空还是媒体,先锋和贝莱德都是许多行业的“共同所有者”。

这样的集中持股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力。根据研究数据,先锋和贝莱德是标准普尔500指数中88%公司的最大股东。平均来看,这两家公司在每家公司的持股比例高达20.5%。更重要的是,它们对董事会选举的投票权占到了25%以上,这让它们在企业决策中拥有了事实上的主导权。

更令人担忧的是,这种集中并不仅限于股票市场。贝莱德通过其技术平台阿拉丁(Aladdin)监控了全球约10%的股票和债券交易,这意味着它不仅是投资者,也是整个金融体系的核心数据提供者。阿拉丁每天处理的交易量高达数十亿美元,这让贝莱德成为许多金融机构和企业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。

如果用一个金字塔来形容全球资产管理行业,贝莱德和先锋无疑是顶端的统治者。它们不仅控制了数万亿美元的资产,还通过其影响力间接控制了许多关键行业的走向。

剑桥的经济报告《The new money Trust:How large Money managers control our economy and What we cand do about it

“这不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垄断,”剑桥大学的经济学家Graham Steele在研究报告中写道,“而是一种现代资本主义的顶点现象。”这两家公司通过集中持股和技术控制,几乎成为了全球经济的隐形指挥者。

他们是如何成长起来,并吞噬世界的呢?

被动投资的力量

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,金融市场动荡不安,主动型基金经理们努力争夺投资者的信任。就在此时,一位名叫约翰·博格尔(John Bogle)的金融从业者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想法:为什么不干脆放弃主动选股,直接跟踪市场指数呢?

这个想法在当时被视为荒谬,但博格尔坚信,被动投资模式不仅能够为投资者带来稳定的收益,还能节省大量的管理成本。于是,1975年,先锋集团推出了全球首支指数基金。那时,没人能想到,这一小小的创新,日后会彻底改变全球资本市场的格局。

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,被动投资逐渐崭露头角。相比于传统的主动基金,被动投资基金的费用更低,操作更简单,这吸引了大量普通投资者的资金,流向了我们现在熟知的各种ETF

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,市场信心崩溃,大量主动基金亏损严重。而此时,被动指数基金却因为低成本和稳定的表现,成为了投资者的避风港。先锋集团和贝莱德借此机会迅速扩张。贝莱德更是在危机后通过收购巴克莱全球投资者,获得了市场上最大的被动投资品牌iShares

2008年至2018年,贝莱德的资产管理规模从1.3万亿美元飙升至6.3万亿美元,增长近五倍。同一时期,先锋集团的管理资产也从1.2万亿美元增长到5.3万亿美元,成为增长最快的资产管理公司。

随着管理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,贝莱德和先锋发现,自己不仅是财富的守护者,更是权力的拥有者。

     

2008年,美国政府任命贝莱德帮助管理金融危机中的问题资产。这不仅让贝莱德赚得盆满钵满,也让它成为了政府和金融市场之间不可或缺的桥梁。从此,美联储等机构开始频繁依赖贝莱德的专业能力,在债券购买计划、新冠疫情期间的经济纾困项目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。

先锋则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径。它通过持续降低管理费率,以惊人的速度吸引了全球各地的投资者资金。先锋的独特模式是非上市结构,这让它不需要向股东交代利润,可以将所有节约的成本直接反馈给客户。这种模式进一步加剧了其资金流入的速度。

贝莱德创始人拉里·芬克

2019年,在纽约的一场资产管理高峰论坛上,贝莱德创始人拉里·芬克在演讲中说道:“资本市场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,而我们有责任确保它为所有人服务。”话音刚落,会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。但在台下,有人低声嘟囔:“这更像是一种权力的宣告。”

从资产管理到权力统治,贝莱德和先锋用短短几十年完成了一场资本主义的权力迁移。它们不仅是金钱的守护者,更是全球经济秩序的塑造者。

数据背后的影响力

如果说贝莱德是全球金融界的巨兽,那么阿拉丁(Aladdin)就是它统治的利器。这个名字让人联想到《一千零一夜》中实现愿望的神灯,而现实中的阿拉丁确实有类似的魔力。

阿拉丁最初是贝莱德为内部投资管理开发的系统,但如今,它已经演变成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核心平台。每天,阿拉丁处理的交易总量高达21万亿美元,约占全球股票和债券交易量的10%。它为资产管理公司、银行、对冲基金甚至企业财务团队提供全面的风险分析和资产监控服务。

阿拉丁并非普通的交易软件,它是全球最大的金融数据分析系统之一。通过收集和整合市场数据,阿拉丁不仅可以监控资产价格的波动,还能预测潜在的风险。举例来说,在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,阿拉丁帮助多家大型金融机构迅速调整投资组合,以应对市场剧烈波动。

更值得注意的是,阿拉丁的用户并不限于贝莱德内部。事实上,许多贝莱德的竞争对手也在使用这个平台。这样一来,贝莱德不仅是市场参与者,还是整个金融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提供者。这种双重身份让它在市场中的地位愈发不可替代。

如果阿拉丁是贝莱德的技术武器,那么集中持股就是它的战略堡垒。

莱德与先锋目前是标准普尔500指数中88%公司的最大股东,两家公司平均持有每家企业超过20%的股份。这不仅让它们在股东大会上掌握了投票权,更能通过董事会选举直接影响企业的战略决策。例如,在多家能源公司,贝莱德曾投票反对关键的环保政策提案,以保护短期经济利益。

更为隐蔽的是,这种集中持股带来了企业高管对贝莱德和先锋的高度依赖。企业的CEO们深知,这两家公司不仅能左右投票结果,还能通过其在市场中的巨大影响力改变资本流向。一个小小的表态,就可能导致股价大幅波动,甚至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。这种无形的压力使得贝莱德和先锋实际上成了许多企业的“隐形董事会”。

集中持股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对市场竞争的潜在影响。以航空业为例,美国三大航空公司——美国航空、达美航空和联合航空——看似是激烈的竞争者,但它们的背后都有贝莱德和先锋的身影。这种“共同所有制”削弱了企业间的竞争动力,因为降低票价虽然可能提高市场份额,却会减少共同所有者的整体收益。

集中持股的影响力不仅限于企业治理,还延伸到了政治和社会层面。例如,贝莱德通过持股媒体巨头《纽约时报》、《迪士尼》和《新闻集团》,间接影响了大众舆论。而其与各国中央银行的紧密关系,更让它在政策制定和经济干预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。

通过技术和资本的双重控制,贝莱德不仅成为了全球资本的管理者,更是经济规则的塑造者和市场竞争的裁判者。这种深度融合的统治模式,让贝莱德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的隐形帝国。

终产者

虽然有各种担忧,但目前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向这两家公司,因为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,这是风险最小的投资模式。

彭博社的数据显示,到 2028 年,先锋和贝莱德预计将管理价值 20 万亿美元的投资。

刘慈欣的科幻小说《赡养人类》中,描述了一个叫“第一地球”的外星世界:星球上的贫富分化已经到了可怕的地步,一名巨富拥有该星球的一切,这个人被称作“终产者”,星球变成了由一个富人和数十亿穷人组成的世界。

贝莱德和先锋很可能会成为西方世界的终产者。

摘自-九零姑娘

   
上一篇 下一篇
为啥Palantir在2024年暴涨了4倍没有上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