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News
联系我们
 

电 话:86-755-82910368

传 真:86-755-82910673

邮 箱:sail-group@sail-group.com.cn

邮 编:518001

资本之王,黑石公司——私募股权投资中的天使

时间:19-05-28 来源:今日头条

资本之王,黑石公司——私募股权投资中的天使

魔鬼还是天使,从黑石公司看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经营之道。

黑石集团(Blackstone Group)又名佰仕通集团,相信很多人听说,它是全球最顶尖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。我们都知道,华尔街有很多历史悠久的投行,动不动就有上百年的历史。而黑石从1985年成立到现在,不过三十多年,却穿越多次经济衰退和危机,不断发展壮大,最终成为了私募股权这个行业的王者。所以黑石也得了一个外号,叫“资本之王”。

1、黑石公司简史

说黑石之前,我们先说说什么是私募股权。私募股权的英文缩写是 PE,这个词金融圈人士喜欢挂在嘴边,听上去有些神秘,不过,这个行当的运作模式并不复杂,简单来说,私募股权机构做三件事,第一,找项目;第二,找钱;第三,低买高卖。

1985年,彼得森和施瓦茨曼以40万美元的资金起步,成立了黑石公司。他们在成立之初就专注做一件事情,那就是私募股权投资。在那个时代,股权并购已经成为了华尔街发展最快、最引人注目的生意之一。可以说,黑石的成立,抓住了华尔街的大趋势。

1988年,美国钢铁集团打算将旗下陷入困境的运输业务打包出售,黑石判断运输行业不久后将复苏,自己拿出1千多万美元,然后从银行那里得到了6亿美元的融资,完成了这次收购。很快行业就开始复苏了。两年之后黑石就已经拿到4倍收益。到2003年将股份全部卖光的时候,黑石和它的投资者,获得的收益达到了惊人的25倍,年平均收益率也达到了130%。这笔生意,也就成为了黑石早期的经典战例,也成了黑石吸引客户的金字招牌。

在这之后三十多年里,黑石还创造了很多著名战例,像经典的希尔顿收购交易,仅此一笔,就帮助黑石挣了140亿美元利润,这也成为私募股权投资历史上最赚钱的一笔交易。到今天,黑石的市值已经超过了200亿美元,控制的资产更是超过4000亿美元,名列全球前茅。而它之所以被称为资本之王,不单单是战绩优秀、资产雄厚,而更最要的是黑石的经营风格对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2、黑石成长的独门秘籍

短短的30年,黑石公司是成指数型增长的,那它是怎么做到的呢?主要有三个秘诀。

第一、谨慎的经营风格。

并购投资这门生意,很多时候是需要大胆决断的,甚至带一点赌博色彩,你得相信自己出手购买的股权,将来一定会大幅增值。作为行业王者,黑石当然不会缺少该出手时就出手的魄力。不过,就行业的总体情况来看,特别是与更加激进的同行们相比,黑石的风格还是明显偏谨慎的。

说两个表现。一是资源投入时的谨慎。黑石成立时的起步资金只有40万美元,放在行业内看,是非常节俭的,而这笔钱还是彼得森和施瓦茨曼一人一半凑出来的。作为华尔街的老江湖,两人的家底都很厚实,并不是只拿得出这么一点。但他们依然选择这样起步,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选择的这个方向,应该能在短期内实现自给自足,不用投太多钱。如果40万花完了,公司还没有挣钱,就说明方向有问题,那就更没必要投更多钱进去冒险了。对创业而言,这样的态度,是很谨慎,很冷静的。

二是产业方向上的谨慎。黑石不喜欢跟风,不喜欢追逐热点,它选择投资的产业,像酒店、旅游、食品、化工等等,很多看上去都不那么时髦。这是因为黑石觉得,那些最新最热的行业,要么方向未定,有可能昙花一现;要么追捧机构太多,导致购买股权的价格被炒得太高,很可能已经透支了未来的涨幅。所以,对这些行业保持一定的距离,虽然有可能丧失暴涨的机会,但也能够规避暴跌的风险。

第二、独特的分支机构运营模式。

黑石在私募行业,首创了一种与员工合伙控制分支机构的全新模式。众所周知,金融业靠的是人。私募股权投资并购这种商业模式,对顶尖人才的依赖性更大。所以,为了吸引和留住顶尖人才,大家使出了浑身解数。对于真正的牛人,工资奖金肯定是不够的,不足以将他们和公司捆绑到一起。行业里比较常见的做法,是将公司的股份分给牛人,形成合伙人管理公司的架构。但是,这样做也会造成公司控制权分散的问题。而且牛人多了之后,股份如何分配是个难题,一不小心就会引发内斗。

黑石设计出了这种全新的合资模式。对于黑石想要牢牢捆绑的牛人,黑石并不将自己的股权分给他,而是在这个牛人所负责的领域,成立一个专门的公司,由牛人和黑石来共同控股。这样一来,牛人的利益和黑石牢牢绑定,对于自己的这个领域而言,牛人自己也是老板,干得好就挣得多。

这种模式跟律师、会计师那些行业常见的合伙人模式还不一样。其他行业的合伙人模式,会分散母公司的股权,但是黑石这种模式,不会分散黑石公司的股权结构,创始人仍然能够牢牢掌控大局。这种模式对于黑石在保持自身稳定的情况下,吸引华尔街顶尖牛人,发挥了立竿见影的作用,而牛人和黑石共同控股的专业合资公司,也就成了黑石在不同领域发展业务的先锋。

第三、强大的并购增值能力。

作为私募股权机构,要成为资本之王,归根结底要靠能力,要靠在并购交易中挣到真金白银的真本领。我们开始说过,私募股权机构要成功,需要三个能力。一是找钱的能力。二是选取投资目标,完成并购投的能力。三是挑选合适时机与合适方式,出手变现、落袋为安的能力。

找钱靠人脉,靠品牌,靠熟练运用金融工具和财务杠杆;找目标靠洞察分析,靠把握趋势做出预判;出手变现靠果断决策,靠对 IPO 等变现方式的熟练掌控。而上面提到的这些方面,黑石都很强悍,可以说没有弱项。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,在这些方面之外,与同行相比,黑石还有一个方面特别突出,那就是它善于帮助所购买的目标公司实现增值,这种并购资产增值能力,可以说是黑石的核心竞争优势。

黑石在购买目标公司之后,会主动帮助目标公司削减成本、改进管理,甚至拓展新的业务。因此,等到黑石出手变现的时候,也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差价。这差价里有行业波动和专业判断的价值,也有目标公司本身经营改善带来的额外价值。这种玩法,就不是所有机构都有能力操作了,而黑石在这个方面的能力极为强大。

来说说黑石收购塞拉尼斯公司的案例。这是一家德国的上市企业,主要生产化学添加剂。2001年,在化工行业的相对低谷期,黑石公司发现了这家公司的投资价值,同时也发现,这家公司的经营和管理,有很多可以提高和改进的空间。于是,黑石马上展开了收购行动,一方面和塞拉尼斯公司的管理层、股东方反复谈判,讨价还价,另一方面在金融市场迅速筹集资金。2004年4月,黑石以34亿美元的价码,完成了对塞拉尼斯的收购,这是德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,私募股权投资收购上市公司的案例。

收购完成后,按照一般的逻辑,等化工行业复苏,公司价值自然上涨,也就好了。但黑石没有被动等待,它采取了一系列主动措施,帮助塞拉尼斯改进经营管理。首先是调整管理文化,提高管理的灵活性,克服原先的官僚主义风格。其次是压缩成本,在北美地区整合生产线,提高劳动生产率,出售部分亏损业务,并且把一部分业务搬迁到人工成本比较低的国家。最后是扩大业务范围,黑石帮助塞拉尼斯在业内展开收购,提高了拳头产品的全球市场占有率。这些措施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,一年之内现金流就增加了40%以上。

2005年,黑石帮助塞拉尼斯在美国重新上市。到2007年从塞拉尼斯退出的时候,黑石从这笔并购交易中累计赚到的利润,高达29亿美元,这也成为了黑石有史以来最大的单笔利润。这笔利润里面,有化工行业整体复苏的因素,有黑石熟练运用财务杠杆放大收益的因素,但更重要的因素,还是黑石帮助塞拉尼斯改进经营管理所创造的价值,是黑石强大的并购资产增值能力所带来的回报。

由此可见,黑石能够穿过一次次危机,成长为资本之王,这三点称得上黑石成功的独门秘籍,值得我们借鉴。

3、黑石的天使属性

对于私募股权机构,当今很多人,甚至包括很多学术界、金融界人士,是持负面态度的,称它们为“门口的野蛮人”。在他们的眼里,私募股权机构无情无义,贪得无厌,他们将收购目标任意地剥离处理,毫不留情地解雇高管和员工,然后再到市场上待价而沽,像出售牲口一样将目标公司卖掉。他们想的只是挣快钱,挣差价,对公司发展和整个经济发展毫无帮助。

但是,黑石不一样,它们一直坚持善意收购。所谓善意收购,就是在收购之前,和原公司股东和管理层意志充分沟通,充分考虑他们的利益和诉求;在收购之后,则尽可能减少对公司的业务、管理和员工做单方面的粗暴处置,还会帮助目标公司实现价值增长。

比如说上面说到的塞拉尼斯公司的案例,就是一个善意收购加价值提升的好例子。在这一场收购中,塞拉尼斯的盈利水平显著提高,黑石获得了巨额的利润。至于黑石之前的原股东、黑石之后的新买家,他们和黑石交易,都是你情我愿,各得其所。所以说,这是一个多方共赢的局面。对整体的经济发展来说,也是积极的。虽然在黑石帮助塞拉尼斯压缩成本、调整业务的过程中,裁掉了一部分岗位,但与此同时也增加了很多新岗位,两相抵消,最后减少的岗位大概占公司岗位总数的4%。而与此同时,员工劳动生产率上升了将近50%。公司业绩和市场估值显著上升,证明了这种调整的价值。

从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的历史来看,在早期阶段,确实快进快出的情况比较多,敌意收购的情况比较多,将原管理层全部无情裁掉的情况也比较多。但是,黑石一开始就定下了避免敌意收购的原则,并且在行业内引领了善意收购的新潮流。在善意收购的模式下,私募股权机构注重与目标企业原股东和管理层的友好协商,争取支持。在收购完成之后,一般会保留大部分管理人员,还会运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帮助目标企业改进经营管理,实现价值增长,甚至还会将自身掌握的产业和财务资源注入目标企业。

因此,正是因为有黑石这样的玩家,私募股权这个行业也出现了天使。

摘自—今日头条

   
上一篇 下一篇
从西蒙、铁狮门、凯德、万达、印力看商业地产...叶檀:这一次 选择闭关锁国的是美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