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News
联系我们
 

电 话:86-755-82910368

传 真:86-755-82910673

邮 箱:sail-group@sail-group.com.cn

邮 编:518001

遏制通胀应有合理的政策排序

时间:08-03-25 来源:世纪海翔

遏制通胀应有合理的政策排序

在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里,国内经济所遭遇到的最大威胁就是通货膨胀了。面对这一破坏力极强的经济炸弹,社会各界纷纷献计献策,政府高官们自然不能例外。近日,某位政府经济高官在一次论坛中提出了关于遏制通货膨胀、发展经济的几点建议。针对通货膨胀他也开出了药方,就是防止务工收入过快增长,导致价格工资螺旋形上升造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。简单说来,在其理解中,通货膨胀是由成本上涨造成的,而成本上涨的原因是务工收入上涨也就是劳动力成本上涨。那么很容易地得出政策建议就是限制工资的上涨幅度了。

      
如果这样一个简单的逻辑用来看待经济问题的话,那不得不令人担心日后一些政策的出台。其实,将通货膨胀归咎于工资上涨的论点,至少有四个方面值得商榷。首先,通货膨胀是由工资上涨引起的吗?通货膨胀从根本上看就是一个货币现象,流动性过剩是其根本原因。美国在2001IT泡沫破碎之后执行的宽松的货币政策,通过贸易逆差将过剩的货币投放至全球。我国面临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外汇占款问题都源于此。相关研究文献如恒河沙数,不再赘述,可以肯定的是从工资入手解决通货膨胀问题不可能是对症下药。

      
并且,我国劳动力工资上涨是否过快?据相关机构统计,我国劳动力工资已经连续四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,2007年更是以全球第一的速度增长,这些数字似乎表明我国的劳动力工资的确上涨过快。但是就在这些数字公布的时候,就有分析人士指出,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工资的快速增长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前期工资增长长期落后于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。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银行曾分别发布报告指出一个相同的问题,就是造成中国消费长期低迷的原因是工资水平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。我国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不仅远远低于美国57%的水平,即使与同属发展中国家的印度、巴西等国相比也是较低的。再加上我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基尼系数,真实的劳动力工资上涨还是十分有限的。

      
再次,工资上涨是一个市场行为。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后的今天,虽然国有经济仍然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,但民营、个体经济已经非常活跃,从对劳动力的雇佣状况来看更是如此。此轮劳动力工资的上涨的主体就是他们,企业主不是慈善家,他们不会主动提高劳动力的工资。此前曾有组织统计珠三角地区劳动力工资,指出在长达二十多年的经济增长过程中,为经济增长做出了主要贡献的农民工的工资实际上是负增长的。当时的负增长是一个市场行为。现在的企业主之所以提高工资,也是对现在的物价水平和劳动力供给状况的理性反应。作为政府部门,首先不应该对这种市场行为进行干预;此外这种干预也是无效的,劳动力的短缺不会因为行政命令而变化,工资上涨的趋势也难以逆转。

      
最后,如果我们不能知道通货膨胀的危害,那么就遏制通货膨胀只能是为了遏制而遏制。通货膨胀是对居民储蓄的剥削,降低人们的实际消费水平。以降低劳动力工资的方法降低通货膨胀率,实际上也是降低了人们的实际消费水平,与通货膨胀相比并无什么优势。当然,如果将通货膨胀的控制仅仅限于CPI数字的稳定的话,这个方法自然可行。

      
三十年的改革开放,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谱写着新篇章,而大部分民众(尤其是务工者)却未能同步享受创造的财富。这更加提醒我们政府部门,国家政策应该考虑民众的根本利益,遏制通胀应有合理的政策排序,而不是简单地将遇到的通货膨胀问题归咎于劳动力工资的上涨。

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

   
上一篇 下一篇
中国经济如何应对美国衰退?“通胀行情”无法支持期货牛市